濕噴臺車是一種用于圍巖和邊坡早期支護的設備。它通過機械臂將混凝土噴射到施工面上,以達到加固和支護的效果。下面介紹濕噴臺車機械臂的具體工作方式和噴漿工藝原則。
一、濕噴臺車到位
1. 準備工作:濕噴臺車在開始作業前,機械臂的小臂折疊,噴頭沿著小臂內側噴射,整體機械臂處于工作運輸狀態。濕噴臺車行駛到目標位置后停止,并伸出支腿架,準備打開工作裝置。
2. 固定位置:噴射點到達后,濕噴臺車伸出支腿,使機器穩定停靠。通過回轉裝置,將整體工作部分打開到初步駕駛狀態,準備進行噴射作業。
二、機械臂定位
1. 大臂定位:大臂的上下俯仰機構通過油缸驅動完成定位。大臂的伸縮距離由伸縮油缸控制,以調節大臂與受噴面的距離,從而輔助小臂的噴射定位。
2. 小臂工作:當大臂定位完成后,小臂開始工作。小臂張開,通過小臂托架實現小臂的俯仰。小臂油缸和受噴面的距離決定噴嘴的定位距離。此外,噴頭的噴射位置可以使用超聲定位方式進行精確定位。
三、噴漿工藝原則
噴漿工藝的基本原則有兩條:
1. 保持垂直:施工面與噴槍應保持垂直,以確保噴射效果均勻。
2. 保持距離:噴槍口與施工面之間的距離應保持在1米左右,這樣可以保證混凝土噴射的覆蓋均勻性和附著力。
除了地下洞、高層等作業場所由于不同用途而挖不同形狀的洞之外,其余隧道、礦井、水利水電、高鐵的涵洞等基本挖掘后都為半圓拱、圓拱或三角拱等結構。因此,濕噴臺車在這些環境中的應用非常廣泛,遵循以上噴漿工藝原則,能夠有效提高施工質量和效率。
濕噴臺車通過精確的機械臂定位和嚴格的噴漿工藝原則,能夠在復雜的施工環境中提供可靠的支護效果。這種設備在隧道、礦井、水利工程和高鐵建設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