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隧道工程中,噴射混凝土是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的重要工序,其質量對隧道的耐久性具有顯著影響。本文將詳細介紹噴射混凝土施工中不可忽視的關鍵技術措施,幫助施工人員確保隧道混凝土質量,保證工程的安全與耐用性。

一、配合比設計
1. 膠骨比控制:控制噴射混凝土的膠骨比在1∶4至1∶4.5之間。合理控制水泥用量,避免影響初期強度增長速度及收縮量。
2. 砂率調節:砂率應保持在45%至55%之間,防止骨料堵塞。
3. 水灰比調整:水灰比應為0.4至0.5。確保水泥與水充分水化,形成致密的水泥石結構,確保噴射混凝土的強度并減少回彈損失。
4. 速凝劑添加:合理添加速凝劑,注意不能為了追求早期強度而導致后期強度下降。
二、施工準備注意事項
1. 設備檢查:檢查管路及接頭,確保風管不漏風,水管不漏水。每40至50米安裝一個閥門接頭。
2. 厚度標志埋設:埋設噴射混凝土厚度檢查標志,記錄其外露長度。拉通線,邊噴射邊用木杠找平,控制噴面平整度,并壓實混凝土。
3. 開挖斷面檢查:檢查開挖斷面,補鑿欠挖處。加固不良地質地段,并在噴射作業面設置充足的照明。
三、養護措施
1. 初凝修平:混凝土初凝后進行修平,避免破壞新鮮混凝土內部結構與基層的粘結。
2. 終凝后淋水養護:最后一層混凝土終凝2小時后進行不少于14天的淋水養護。
3. 低溫養護:氣溫低于5℃時須進行保水養護。
四、混凝土厚度檢測
1. 噴射厚度檢查:噴射結束后8小時內鉆孔檢查加固層厚度,不足者須及時補噴。
2. 厚度誤差控制:加固層厚度誤差應控制在-5至+8毫米之間。
五、混凝土強度檢測
1. 試件取樣:從現場切割或鉆取無裂縫的混凝土試件,滿足平整度及垂直度等規定。
2. 抗壓強度試驗:控制試件抗壓強度試壓值的離散性,確保數據合理性。
3. 外觀檢測:進行外觀檢測,杜絕空鼓、開裂部位。
六、降塵控制措施
1. 噴射風壓選擇: 通過試驗選擇噴射風壓,控制噴射力度。
2. 噴射料混合**:
- 均勻混合噴射料,減小回彈和粉塵量。
3. 潮噴二次攪拌:采取潮噴二次攪拌以減少回彈。
4. 速凝劑用量控制:嚴格控制速凝劑用量。
通過合理的配合比設計、細致的施工準備、有效的養護措施、嚴謹的厚度和強度檢測以及科學的降塵控制,可以顯著提升隧道噴射混凝土的質量,確保工程的安全與耐久性。這些技術措施不僅為施工人員提供了實用的指導,還為隧道工程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



